“2022北京·第五届网络教育年会”学分银行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26 13:13:23     浏览次数:2830     发布方: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     所属栏目:[新闻资讯(门户)]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终身教育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2022年11月25日,由北京开放大学主办、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承办的“2022北京·第五届网络教育年会”学分银行专题论坛采用视频会议的方式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以“学分银行建设与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特邀学分银行和终身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带来精彩纷呈的主旨发言,北京市教委职成处领导、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领导、兄弟省市学分银行代表、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分中心和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以及北京开放大学领导和相关部门人员460余人出席了论坛。论坛由北京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处处长、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负责人孙月亚主持。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张树刚处长在致辞中代表北京市教委对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的指导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张树刚指出,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北京开放大学和北京市学分银行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肯定了北京市学分银行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进一步推动各省市学分银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不断推进北京市和我国学分银行和终身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主旨发言环节,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韩民教授分享了深化学分银行建设需要厘清的问题,从学分银行制度内涵、功能定位和组织架构以及方法路径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吴峰教授深耕企业教育领域,对学分银行服务企业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并结合其开展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研究成果,为学分银行服务企业教育提出真知灼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锋亮教授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与政策,从社会与经济价值研究的视角阐述了学分银行建设的重大现实意义。

    教育部考试中心王海东研究员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切入点,结合自己探究的心路历程,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实践成效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对学分银行面临的困境和我国学习成果认证的制度之路给出了独特而深入的见解。 

    上海开放大学王宏副校长从有效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学分银行赋能学习者个性化服务的视角分享了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探索和成效,并分享了长三角地区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学分银行共享应用的整体框架,从构建高可信教育数字身份、提升学分银行数字化精准力和打造新型终身学习生态圈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学分银行生态体系赋能终身学习的发展远景。 

    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主任李雪婵从机制体制、资历标准、平台服务等方面全面总结和展示了广东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将近10年的建设成效和“十四五”时期的建设目标与思路 、重点任务与进展,并从制度、政策和实施三个层面进行了思考和展望。

    北京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处处长、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负责人孙月亚基于持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对学分银行如何发挥作用、如何助推老年教育支持积极老龄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讨,并呈现了北京市学分银行的建设成效、面临挑战和努力方向。

    北京开放大学蔡大鹏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代表北京开放大学向与会领导、专家和同仁致以诚挚的感谢,对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对北京开放大学和北京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的指导与支持表示感谢,对本次论坛给予指导和支持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分银行研究专业委员会表示感谢。蔡大鹏指出,本次专题论坛是“2022北京·第五届网络教育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专家围绕学分银行建设和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和特色实践探索,希望本次论坛成为持续深入交流的起点,加强沟通,合作共享,在学分银行建设、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持续探索和深耕,为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贡献力量。

 

    本次论坛是在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背景下,搭建的一个多角色、跨领域的交流和共享平台,通过研讨交流,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新时代终身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思考,为研究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撰稿 杨毅男

审核 孙月亚

 

附件下载: